国产在线精品二区,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行業動態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產品中心 基地展示 合作案例 視頻播放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行業動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行業動態

發力穩經濟大盤 財政政策打好“組合拳”

[發布時間:2022-06-03 08:40:39]

  為了穩住經濟基本盤,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退稅減稅降費、專項債發行、財政支出等多個“組合拳”快速落地,持續加碼,推動經濟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


  專家認為,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今年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快落實,把已出臺的政策用好用足。除了出臺一些短期應急措施之外,還應有中長期方面的考慮。未來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對財政政策進行相應調整,提高赤字率和發行特別國債都是增量財政工具箱的可選項。


  實施減稅降費應更具針對性


  在內蒙古,扎魯特旗魯投潔太電力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包括能源項目技術開發、光伏發電、風電發電儲能等。該企業屬于制造業等六大行業中的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今年4月,企業收到了增量留抵退稅款1134.23萬元。


  繼續實施更大規模組合式減稅降費,這是穩定宏觀經濟的關鍵一招。和以往相比,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強調存量的調整,以留抵退稅為主。其中,今年留抵退稅總量由約1.5萬億元擴至1.64萬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也達到2.64萬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今年已有11029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


  “今后一個時期,要繼續保持這種勢頭,同時對中大型企業進行政策宣傳和退稅輔導,政府與企業兩方面都要提前做好退稅前的準備工作,切實加快增值稅留抵退稅的進度,緩解廣大企業資金鏈緊張局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表示。


  馮俏彬認為,歷年積累下來的留抵退稅的金額大于1.5萬億元,如果有需要,這方面的空間還可以進一步釋放。“我們考慮到財政空間的時候,不見得一定體現在有多少財政支出,還有多少收入,一些累積的政策空間也是可以考慮在內的。”


  專家建議,目前我國宏觀稅負已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實施減稅降費應更具針對性、政策目標導向應更明確。“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從數量規模型減稅降費轉到效率效果型減稅降費。”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


  專項債成為撬動基建投資關鍵


  在湖北,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重要組成部分,鄭萬高鐵興山段將在今年6月正式通車。為支持項目建設,湖北已經發行4.67億元專項債資金。


  作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專項債的發行速度可謂“快馬加鞭”。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已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8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36萬億元,占已下達限額的54%。財政部表示,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今年對于專項債資金使用提及非常多。,合理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加大對于基建和公共項目的支持力度。第二,加強專項債配套融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建項目。”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許云霄分析稱,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今年基建投資規模將高于去年。


  盡管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近期基建投資增速不及預期,但其仍然被業內認為是今年穩增長重要的一環。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人大財稅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表示,今年政府性基金預算計劃發行3.65萬億元的專項債,發行規模與去年持平,加上去年有大約1.2萬億的專項債沒有形成實物工作量,今年大約會有5萬億元的專項債資金可用于基本建設,約占去年基建投資規模的35%。


  在朱青看來,今年各方面不利因素“超預期”,如果要努力達到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在基建投資方面不下“重手”恐怕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在目前基礎上增發地方專項債,至于增發的規模還需要有關部門測算確定。


  “綜合來看,財政追加資金可以提升全年基建增速約2.1個百分點,全部財政支出支撐基建增速達到6.4%左右,再加上非標和銀行貸款資金,基建增速或達到9.0%左右。”天風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孫彬彬預計。


  財政增量政策仍有空間


  近段時間以來,政府多次強調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市場對重啟特別國債發行呼聲漸高。


  “我認為應該盡快發行特別國債。”羅志恒表示,大概測算了一下,起碼要有2萬億元的規模專項用于三大任務:一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以對沖總需求不足的狀況。二是發給特定的中低收入人群現金。三是中央進行相應的轉移支付,以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


  也有專家認為動用特別國債還有待觀察。“市場普遍預計的特別國債目前還未出臺,一方面說明經濟總體還處于可控區間,另一方面表明后續加大政策調控力度可以視情況變化持續跟進。”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認為。


  馮俏彬也表示,要用好用足已經出臺的政策工具。如果實在應付不了新情況新問題再討論要不要出臺新的政策工具。


  轉自:上海證券報